数字化转型之经典案例对比:阿里VS华为

发布日期:2021-08-20 14:40:34   浏览量 :83
发布日期:2021-08-20 14:40:34  
83


0.缘起

华为偏系统层,阿里偏应用层。

华为过去十几年都专注在CT(通讯)领域,技术层面偏底层,从事系统内核、驱动、编译器系统级的研究,本领域,华为无可争议做到全世界第一。近几年也开始IT应用层的研究,云计算能力迅速攀升。

阿里以运营起家,以技术赋能运营服务,因此其技术能力主要体现于服务器后台的统筹管控服务能力,其个人用户量巨大,因此其技术实力典型体现在高性能支撑上。

1.专利数量

华为的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多年来一直位列国内第一。

2、研发投入

华为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3130亿元,国内第一。
阿里为后起之秀,NASA计划中,3年投资1000亿,有超越之势。

3、技术人员数量

华为从事研发的人员约8万名,占比员工总数的45%。
阿里目前拥有2.5万名工程师和科学家,占员工总数43%。

这些人算不算新时代农民工呢?这个界定可能衍生的结果是挺吓人的:强行把你拉入一阶层,然后在阶层内强行拉齐薪酬水平。

阿里当前没有在运行的海外研究机构,但达摩院正在筹备设立几十家研究机构,未来可期。阿里做生意的风格确实已经被业界诟病已久,这咱就不说了,但是阿里研究院这些年确实有些贡献,而且对未来而言非常有意义,我们不要一棍子全都打死。

4、国际市场规模

在国内市场,阿里和华为皆为翘楚。
但对互联网公司而言,国内的互联网特征决定了其生存环境非常优越:
一方面,国外的互联网公司不是进来门槛高的问题,是根本进不来,面临的竞争不是太激烈;
另一方面,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猛,中国互联网公司可以说是在风口放飞的猪。

5、未来发展潜力

阿里迅猛壮大自身技术力量,从技术革新中寻找新动力。

“达摩院”首批公布的研究领域包括:量子计算、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网络安全、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人机自然交互、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涵盖机器智能、智联网、金融科技等多个产业领域。


华为方面,设备之路已然走尽,互联网大企业像谷歌、facebook这些公司已经直接找上游供应商去定制cpu等元件,绕开了ibm,思科,华为这些设备商自行研发服务器和企业网络架构。华为必须要找到新的发展路径,且美国的打压逼迫华为必须解决底层芯片要么自研要么在国内找合作伙伴合作的问题。

随着SDN/NFV等虚拟网络技术等发展,华为对运营商的价值将快速衰减,前期积累的技术红利可能在新的技术架构、新的技术体系前迅速消耗。

华为在把资源和精力投入到基础理论的研究上寻找新的突破之路,未来几年,华为每年的研发经费会逐步提升到100亿-200亿美元,相当于每年投入700亿-1500亿元人民币。

6、转型之路

接下来我们对双方的转型之路做一个对比总结。

--------

获取资料方式请见文章底部

---------------------------

欢迎加我微信:hopkins-happy




往期经典:

【专家Insight】 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完整指南

【专家Insight】战略笔记:数字化转型的生态建设指南

【专家Insight】战略笔记:低代码评估与决策指南

【专家Insight】行动的力量:CDO的数字化转型行动指南

【专家insight】80年代后中国制造业的蝶变简史

【专家insight】刘鹤经济思想观点深度探究

【专家insight】数字化转型中对“新技术”的定位误解

【专家Insight】公域流量的尽头:让数字化营销回归商业本质


Insight丨商业丨深度| 足球人生

阿里
华为
技术
专家
关于我们
ABOUT US
我们团队是专注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出海的专业服务团队,以助力企业高效实现技术升级与海外拓展为核心,以战略规划、技术咨询、市场分析、风险规避等多元化服务为基础,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与出海解决方案。
精选服务
SELECT SERVICE
集团方案产品创新、营销与运营(GTM MTL LTC IPD)
业财一体化;数字化营销;数字化经营;数据运营指标体系梳理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业务架构
IT共享服务中心;IT治理;IT战略规划;ITIL(IT服务管理体系);
IT项目管理;敏捷需求管理;SAP
联系我们

CONTRACT
联系微信:Hopkins-happy
公众号:数字化转型战略指南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